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叶祝颐:农民工之死折射救助制度之失

2012年12月02日09:19  南方都市报 微博

  11月30日,郑州市一处立交桥下一名农民工在桥下躺了20多天后去世。周围民众称其或是病死,或是被冻死的。郑州市120急救中心一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病人不愿去医院或不需要急救,他们不会把人拉走。而知情者称,120见死不救是因为农民工没钱,救助站的人也来过,但没有接收。(12月1日《河南商报》)

  寒冬来临,许多地方都开展了救助流浪人员的活动。然而,在喧嚣的救助活动中,郑州市一处立交桥下一名农民工在桥下躺了20多天后去世。尽管该农民工到底是病死还是冻死没有定论,但是游离于政府救助服务之外的农民工落寞离去,如此悲催的镜头令人痛心,更令人反思。

  我们或许可以把农民工之死解释为偶然事件,不能据此全盘否定政府对流浪人员的救助诚意。但是偶然事件也有必然性。据附近公交司机介绍,男子在桥下停车场内住了一个多月,刚来时跟其他农民工一样,白天等活、干活,晚上睡这儿。最近20多天,可能是得了什么病,整天躺在地上不起身。这些天来,全凭周围好心人给点吃的穿的维持生存。市民多次给120打电话,但是因为农民工没家人,也没钱,急救人员以“病人不愿去医院或不需要急救”为由推卸责任,市民又给救助站说明情况,救助站也是事不关己、不闻不问。

  急救人员与救助站都见死不救,农民工无奈自生自灭,让人很是寒心。急救人员的医德何在?救助人员的责任心与良知何在?笔者在想,如果120与救助站早日救助农民工,给提供食物、棉衣、被褥与基本的医疗条件,或者把他接进救助站。他或许不至于落个惨死立交桥下的悲惨结局。

  查无身份的农民工流浪人员的生命已经停止,此时作再多的假设对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农民工之死的意义或许在于,他们的死引起了媒体的注意、舆论的同情。当地政府或许会有所触动与行动。比如,对流浪人员派发御寒物资,送流浪人员入住救助站等等。

  我并不主张无限放大农民工死亡个案,但是,透过新闻本身,我们更要看到,救助底层弱势群体,不能满足于媒体曝光、舆论施压的被动救助模式。也不能等到雨雪天气到来,才想起关心流浪人员的命运,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救助措施,而应该建立完善的救助机制。如果有关部门早日启动救助预案,让患病弱势群体与流浪人员在严冬到来之前得到妥善安置,农民工冻死立交桥下的悲剧应该可以避免。

  如果没有健全的救助机制与专门救助基金做支撑,即使媒体曝光农民工死亡事件,暂时刺痛了有关部门的神经,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面对更多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政府又该如何应对呢?我这里并不是一味指责有关部门没有深入基层,对弱势群体、流浪人员视而不见。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部门应该对弱势群体救助作出周到的制度安排。如果有关部门工作细致周密,对流浪人员形成了规范的救助安置制度,根本不会让农民工死在立交桥下。

  农民工死亡悲剧虽是个案,但是司空见惯的生活困境背后,隐伏着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政府部门应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反思自身工作是否到位。寒冷的冬季是一场特别的民生考试,有关部门已经在流浪人员救助的民生试卷上书写了一份不合格的答案。如何减少直至杜绝类似悲剧发生,值得有关部门反思。

  关注弱势群体的现实生活状况,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健全救助体系与急救制度,帮助他们渡过生活难关。让弱势群体生活在和谐的社会氛围之中,检验着救助制度的民生温度,也是百姓的期待与政府的责任。 □叶祝颐

 

Loading...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朝鲜称10日至22日间将发射卫星
  • 体育鲁尼2球助范佩西绝杀 曼联2度落后4-3胜
  • 娱乐阿娇公开与韩国男恋情:狠狠幸福下去
  • 财经专家称速成鸡不足忧 滥用抗生素是大隐患
  • 科技联通官网购充值卡未充便失效
  • 博客记者:天津女医生诊室内被斧砍死案内情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孩子追问性教育敏感问题 80后家长难应对
  • 育儿天真宝宝“袭胸”照引网友吐槽(图)
  • 分享到微博